Change:我們都需要改變
「好的Leader,值得我們為他賣命。」
對於Change帶給我的感受,我想可能有人和我一樣。
印象最深的一幕,就是那場競選總理的演講~~~
平凡的小學老師,成為內閣總理大臣,對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幻想....
然而,在民主的機制下,這應該是理所當然吧。
沒錯,理所當然!!!
民主的國度,領導者當然是從全國人民中,挑選出來。
而不是在少數人鬥爭後,殘存下來的生還者......
接下來,我引用這位劇中的內閣總理大臣「朝倉啟太」說過的話,
來表達一些感想~~~
在孩子眼中的老師「蓬蓬倉」
對學生的問題總是專心思考、耐心尋找答案。
即使只是學生故意惡作劇,想擾亂老師上課,最後他還是會認真答覆學生。
放下身段的老師與學生親近,深受孩子們的喜愛,會情不自禁地對他撒嬌。
感覺很柔弱,縱容學生,常常被學生牽著走,沒什麼主見.....
這樣的人似乎是政治家眼中,非常容易控制的傀儡。
機緣下,成為了國會代表,也成為權謀者手中的棋子。
而實際上,蓬蓬倉擁有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信念,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。
似乎,天生就是個出色的政治家。
孩子們眼中的自己,是否能看到希望?
「不想教導孩子們,在這世上有時不得不做些壞事」
是什麼原因,讓我們有時候變得不誠實?
為了大局著想,我們認為有必要做一些不得不做的壞事.....
被多數人認為不正當的事情,在某些情況下,就變成理所當然嗎?
拋下幾句無奈,我們是否真得做對了?
朝倉(主角)這一句話,深深打醒了我........
門外漢,眼中的政治準則?
「如果成為政治專家就必須遵守他們的規則,
那我並不想成為專家。」
我們的生活週遭,是否存在著許多慣例、不成文規定超越了法律?
如果想要改變,不就需要調整原本的思維?
我一直覺得,如果眼前的目標是我們想要的,應該打破原本的堅持,
去做一切我們認為可以達成目標的事情,至少這樣不會有悔恨.....
被人民選出來,表示可以為所欲為?
「所謂國會議員就是先保證會為國民效力,
然後在選舉中被大家選出來的人們。」
是啊! 獲得民眾支持而選出來的民意代表 ,不是應該要先發誓,
效忠全國人民,為全國人民謀福利,不是嗎?
因為這句話,讓我清醒了......
我們居然忘記這件應該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陷入意識形態的泥沼......
假裝親民,卻高高在上的大人....
「只有在選舉的時候低頭,
一旦當選就如特權階級一樣擺架子的人不是真正的政治家。」
只要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他人著想,反應出來的行為,自然能感動人。
如果只是為了某些目的,想讓大家感動、得到信任。
表現出來的行為總是會有破綻、漏洞,人類不會是永遠的瞎子^^。
站在相同的高度,所見所聞
「用和大家一樣的眼光,去發現現在政治中存在的問題點,
然後去修正。
用和大家一樣的耳朵,去認真傾聽弱者的細小聲音。
用和大家一樣的腳,毫不猶豫地趕去事故現場。
用大家一樣的手辛勤工作,指明國家前進的道路。
我的一切和大家一樣。」
好聽的話,大家都會說.....
一場演講帶給我們多少激情與感動,散場後呢?
我們聽著,我們也看著!
我想給予真正為我們生長的土地奮鬥的人們,N個熱烈的掌聲~~~
那些默默為社會努力、貢獻的人^^
感想:
劇中有許多我們一般會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,
但朝倉卻能用一句話反駁,讓其他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!!!
相較於一開始表現出來的柔弱感,他展現難以動搖的堅持~~~
「不能用誰都聽得懂的話講話的人不是真正的政治家。」
所謂專家應該不是只會說一些只有自己懂的話,別人卻聽不懂!
不能將自己所學所知,用國小五年級都聽得懂的話表達出來,可以叫做專家嗎?
「國家比一個普通老百姓更偉大嗎?還是官僚偉大?」
為了聽一個小市民看似雞皮蒜皮的請願,讓政黨大老們苦等好幾個小時!
為民請願,放在這裡,好像只是個玩笑話......
「如果國家有責任,就應該這麼做。
做了壞事,難道就不應該賠償嗎?」
為了幾十戶人家生計,承認國家的錯誤,讓弱勢的少數重新燃起希望的曙光。
難道國家的成立不是為了照顧人民嗎?
在會見美國代表時,對於強勢的美方代表人員,朝倉展起出色的溝通技巧。
同時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溝通.....
「所謂溝通不是為了讓人瞭解你的想法,
溝通是為了瞭解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」
溝通是人與人,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,藉此瞭解彼此的差異。
單方面想表達自己,卻忘記傾聽對方的聲音,真得不能算是溝通.....
(這句話說給我們同事聽,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得進去......)
這篇文章好像有點沈重......來點好料,緩和一下吧!
稍微介紹一下,劇中的女角色。
總理秘書:
(無意間選出,心中理想的政治家、理想的情人。)
總理公關:
(鄉下女孩,因為追隨愛慕者,而找到想做的事情。)
PS:本中照片均取自網路,如有侵權質疑,請告知,立即取下。
留言
張貼留言